什么歌听到最后才是经典
哎,咱这写歌的,一辈子都在琢磨一个事儿:什么歌才能算得上是经典?是开头就抓耳挠腮,让你一听就忘不了那种?还是中间有高潮迭起,让你听得热血沸腾,恨不得上台一起摇摆的那种?其实啊,这些都不算最重要的。在我看来,真正经典的歌,是那种你听到最后,才明白它真正厉害的地方在哪儿的歌。
很多人觉得,一首歌好不好,开头几秒钟就决定了。旋律抓不抓耳,歌词够不够吸引人,这些都太重要了。确实,开头很重要,它就像一本书的封面,得足够吸引人,才能让人翻开往下看。但是,一首歌,它不是三分钟快餐,它应该是一顿丰盛的晚餐,需要细细品味,慢慢回味。有些歌,开头确实很惊艳,但是听几遍之后,就觉得没什么新意了,就像昙花一现,很快就被遗忘了。
咱们这行,见过太多这样的歌了。为了追求所谓的“爆款”,很多歌曲都剑走偏锋,开头堆砌各种炫技,各种华丽的辞藻,各种复杂的节奏,恨不得把所有技巧都塞进去。结果呢?听完之后,你除了记得开头那几句,其他的都忘得干干净净。这样的歌,能算经典吗?我觉得不能。
经典的歌,它就像一瓶陈年老酒,越品越香。你第一次听的时候,可能只觉得它还不错,旋律挺好听,歌词也挺押韵。但是,你听第二遍,第三遍,甚至第十遍的时候,你就会发现,它里面蕴含的东西越来越丰富,越来越深刻。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旋律和歌词的组合,它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,一种思想的升华,一种人生的感悟。
你想想,那些真正的经典歌曲,比如《橄榄树》、《传奇》、《光阴的故事》……这些歌,你第一次听的时候,可能只是觉得旋律优美,歌词很诗意。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随着你人生阅历的增长,你对这些歌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。你会发现,这些歌里唱的,不仅仅是爱情,不仅仅是友情,更是人生的哲理,是时代的精神。
所以说,一首歌,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,才算得上是经典。那些开头就让你惊为天人的歌,可能只是昙花一现,而那些听到最后才能让你明白它真正含义的歌,才是真正值得你去反复聆听,反复回味的经典之作。
这就像谈恋爱一样,有些人第一眼就让你觉得惊艳,但是相处久了,你发现这个人有很多缺点,甚至让你失望。而有些人,你一开始可能觉得他普普通通,但是相处久了,你就会发现他的好,你会越来越爱他。
创作歌曲也一样,我们不能只顾着追求所谓的“流行元素”,而忽略了歌曲本身的内涵。一首歌,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曲,它更是一种艺术,一种文化。我们要用心去创作,用情去演唱,才能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经典歌曲。
好的歌词,就像好的故事一样,需要有情节的推进,有情感的递进。它不能只是简单的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,而应该用最朴实的语言,表达最真挚的情感。开头只是故事的引子,中间是故事的发展,而结尾才是故事的升华,才是点睛之笔。只有在歌曲的结尾,才能将歌曲的主题,歌曲的情感,歌曲的思想,完美的展现出来。
所以,创作歌曲的时候,我们也要注意歌曲的整体结构,不能只顾着开头,而忽略了结尾。结尾部分,应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,让听众在歌曲结束之后,仍然能回味无穷。
说到这里,我想起一位老前辈跟我说过一句话:“一首歌,就像人生一样,它需要一个完整的过程,才能展现出它真正的价值。” 这句话让我受益匪浅。
而那些真正经典的歌,正是这样,它们在结尾处往往会给你留下深刻的思考和回味。 它可能是一个意境的升华,可能是一个情感的爆发,也可能是一个哲理的点拨,让你在歌声结束后,久久不能平静,甚至会改变你对某些事情的看法。
那么,到底我的答案是:那些能触动你内心深处,让你在反复聆听后依然能感受到其深刻内涵,并引发你思考与共鸣的歌,才是真正的经典之作。 它不是技巧的堆砌,不是流行元素的简单组合,而是真情实感的流露,是艺术的升华,是时间的沉淀。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,才能被称之为经典。答案就在你心中。